bsports必一体育中国体育科技、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近十几年来,现代体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体育科技的发展。同时,体育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体育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科学技术已成为对体育发展水平具有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体育科技发展战略是指我国在未来整个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依靠科学技术不断促进体育发展的战略。因此,客观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回顾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体育科技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对总结和评价我国体育科技的发展,展望未来,制定我国“十一五”体育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从我国体育科技取得的成就、体育科技存在的问题、体育科技资源状况和我国体育科技改革趋势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本研究充分利用各类期刊数据库资源,包括中外文体育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科技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等,以科学技术、科技攻关、科技服务、科技先导、科技现状、成果转化、科技健身等关键词,检索到与体育科技发展直接相关的研究92篇。同时,参阅了大量的相关文件和报告材料,这些基本素材为本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性材料,为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保障。
研究随机选取了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辽宁省,以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体育教师等(主要包括体育系统、教育系统)为主要面访调查对象,以座谈会的形式围绕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在广州、武汉两地举行的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针对体育科技规划的编制问题广泛地听取专家的意见,为该研究的完成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五十多年的艰难探索,我国的体育科技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以来,全国共完成体育科研重大课题约1500项。从1983年开始,体育界组织科技成果申报国家级奖励,到目前为止,共有18项获奖,其中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从1985年开始,国家体委组织体育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到1999年已举办10届,共评出获奖项目49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215项,四等奖176项。回眸五十多年走过的路程,可以看到,新中国体育科技从零开始,经过艰难的探索,从盲目学习苏联到独立进行探索,又从10年浩劫的停滞不前到改革开放后稳步快速的发展,如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截止到1999年体育局系统省市级的体育科研所、研究中心共计35个,加上北京体育大学共36个体育科研院所。另外市级及以下的科研机构还有59所。
1999年体育局系统省市级的体育科研机构有各类科技、科辅人员总量为1494人。其中高级为116人,副高级为353人,中级为470人,初级为267人,管理人员为161人,科研辅助人员为54人,后勤人员为73人;其中有博士学位100人,硕士学位265人,学士学位586人,284人,专科学历以下为137人。见表1。另外市级及以下的科研机构还有各类科技、科辅人员269人,其中从事科研的人员为198人。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5年对全国省级以上体育部门的科技投入,达到6.9亿元。其中,国家体育总局直接投入科研经费4800万元,是上个奥运周期的4倍。近1500人次直接参与了147个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直接参与人次和组织攻关课题数分别增加了58%和65%。各地方对体育科技的投入也成倍增长,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科研机构设置、科研人员待遇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从2002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逐步为7个国家队训练基地配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力量训练、科研测试、体能恢复、医疗康复等器材设备,并在训练局建立了康复中心。2004年,又为国家队配备了一批先进、实用、便携的测试、医疗及训练辅助器材,使国家队的科学训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备战2008年奥运会任务的需要,总局从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训练监控、运动心理、运动医学、运动营养、体育信息、体能训练与恢复6个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这项计划实施以来,正在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并将大大提高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的能力。
(1)运动员选材及专项运动成绩的预测与对策方面:近20年来的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工作为体育科研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已有15个项目青少年中级选材标准为历届亚运会、奥运会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优秀运动员的成才率。同时,培养了一批科研人员和选材骨干队伍,为选材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运动训练科学化理论与方法领域:1988年国内就完成了对当时来讲比较完整的系统研究《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该研究包括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部分,涉及了许多学科专业,对我各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3)优秀运动员训练监控和机能评定领域:我国体育科研工作者早在60年代就开始研究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指标和方法。1987年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反映当时研究水平的《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经过1997年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的课题立项,到2001年又初步建立了“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与评定系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以及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科技服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体能恢复与营养补充领域:近年来,经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在体能监测、营养恢复、中医中药开发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课题的开展和成果的及时推广,使运动员营养辅助手段的应用和体能的恢复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1998年以来,“训练营养生化监控恢复系统”的形成和逐步完善,通过采用营养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来评估、指导和支持训练,使训练的效能提高,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于训练、体能增进、运动能力提高。由于计算机技术在膳食营养干预工作中开始发挥作用,使疲劳状况的营养生化监控和运动营养补剂的合理使用也初步走上正轨。
(5)运动心理领域:多年来,我国运动心理训练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参加国际大赛的优秀运动员。心理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的主要内容有心理科学知识教育、心理测试分析与诊断、心理咨询、心理训练与调节等。在运动心理工作者长期深入运动队的过程中,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心理研究模式和思路,总结出了较有成效的心理科研内容和方法手段。
(6)运动创伤和医务监督领域:我国在为优秀运动员进行运动创伤和医务监督服务保障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的有力支持下,正逐步形成由“医疗工作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训练比赛医疗服务保障”“医疗信息收集和处理”三个子系统组成的,适合我国情的、科学的、规范的、有序的、高科技含量的运动创伤及医务监督保障体系。
(7)信息研究与服务领域:自1984年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和亚运会信息工作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对各赛会组织和赛前实力分析等研究,保证了总局领导等决策机构及时宏观把握形势。
体育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在解决运动实践的关键问题中存在着对项目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训练手段的评价和监测力度不够,尚不能真正对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进行了解。在运动训练学科理论研究方面,解决专项重大问题的理论储备不足,解决专项重大问题的技术创新点较少。在信息研究与服务领域,信息获取渠道还不够广泛,手段相对落后,信息源有待进一步拓宽等。
目前,我国体育各项目管理中心的专业人才较少,尚不能满足对竞技体育发展有所促进的需要。要想在体育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拥有足够的“大师”级的科技人才和一流学科骨干。目前,我们这样的人才严重不足,加之一些运动员、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这是影响体育科技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每年取得近千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只有20%左右的成果转化,其中形成产业规模的大约只有5%,其余大都与研发人员一同滞留于实验室中。在体育器械、设备的开发方面,研究成果只占整个体育科技成果的25%左右;在体育软科学研究方面,成果的转化范围相对较平均。在较大范围以上推广和应用成果数量与较小范围以下推广和应用成果数量,基本上分别占40%与60%左右。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中的学科参与数量也较少,76.3%的成果转化中仅有1个学科参与,2个学科和3个学科参与转化的仅有23.7%。
目前,一部分体育科技工作者对训练、比赛的规律和状态认识不清,对技术和比赛战术不懂,对运动员赛前状态了解不够深入。为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所进行的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运动训练实践的需要。在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进程中所需要的原始创新和应用创新研究工作,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要求仍有差距。在运动创伤与医务监督上,“为我国优秀运动员进行运动创伤和医务监督服务保障方面,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始终存在着科研与运动训练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研究与应用、攻关与服务相对脱节,停留在一种杂乱无序、临时应付的状态,使得科研攻关不深入,医疗服务在低水平徘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1世纪将是世界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是生产力智能化的世纪。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时代特征。因此,中国体育科技的发展趋势问题,是解决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中国体育科技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体育的现状,紧紧围绕着当今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潮流,才能够为完成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备战乃至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体育界的具体实际情况,我们现有的体育科技人才、现有知识的储备、现有的研究条件还是很有限的,确实需要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力量和全国体育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包括外部行业的力量有机组合起来,紧紧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过于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起来形成集团优势,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做好体育科技工作。特别是涉及一些高新技术领域的课题,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工艺等等,发挥集约化的整体效应。
坚持体育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努力创建高水平的体育论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培养社会责任感强、理底扎实、学贯中西、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强对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奠定理论基础。
我国体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学术带头人少,学历、职称比例不合理,科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老化等问题。针对我国体育科技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匮乏问题,我们要加大对体育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推进体育技术创新工作。我们现有的科技人员解决运动实践中关键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创新能力欠缺,拿不出很好的成果,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科技人才应坚持多渠道、多层面的培养原则,加强对体育科技队伍的建设,扩大体育科技人才的培养范围,大力培养中青年优秀体育科技人才,吸引出国留学人才回国效力,积极参与国际间体育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适合体育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目前,我国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还很低。要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就必须处理好体育运动实践、体育科技和体育行政管理三个转化主体的关系,从而提高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形成体育管理部门的推动力、体育科技创新驱动力和体育运动实践需求引力三力合一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因此,加强应用性研究,重视应用基础性研究,整合全国的体育科技资源,加大竞技体育领域重点项目的攻关力度,提升科技贡献率,积极促进应用型科技新成果服务于体育运动实践。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是解决中国体育“科训一体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国体育科技服务工作存在服务范围小、功能单一、多学科综合服务能力差的不足,要提高我国体育科技服务质量必须要构建完善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面向运动训练的主战场,促进训练、科研和医疗工作的紧密结合。体育科技人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服务特色,不断增强服务能力;群众体育的科研工作以加强国民体质监测评价和科学健身指导系统的建设应用为重点,加强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全面提高大众健身科学化水平;竞技体育的科研工作要以运动训练中的实际需求为着力点,加强科技攻关,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参赛实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有利于体育科技服务的环境和支撑条件。决策者和管理人员要重视和加强决策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具有吸收、消化和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真正从体制上、机制上、政策上、措施上建立一个完善的竞技体育训练体系,是我国体育科技发展和解决“科训医一体化”的保障。
(一)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我国体育科技在科研院所、科研基础条件、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资金的投入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体育科技创新和服务成果。
(二)我国的体育科技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现有科技能力解决关键问题的水平不足、体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应用型体育科技人才短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工作与运动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和现代体育科技管理机制的建设不完善等客观现实问题。
(三)目前,我国体育科技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在拥有总量上还是薄弱的,在配置结构上还存在失衡的状况。主要表现在1. 体育科技管理缺乏明确目标与长远规划;2. 体育科技力量布局分散,“小而全”,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3. 体育科技财力不足与效益不高并存;4. 体育科技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体育队伍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等问题。
(四)要完成备战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促进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体育科技必须1. 发挥“举国体制”在体育科技中的作用;2. 重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3. 大力培养体育科技人才;4. 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提高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5. 坚持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
在竞技体育领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为了赢得比赛,各国都在通过提高体育科技实力,来取得竞争上的优势。在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比赛的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的支持,向科技要成绩,已成为教练员、运动员提高训练竞赛水平的共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我国体育科技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对科技奥运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都是空前的。体育科技肩负着国家重任,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将科技成果转化为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通过高效率的科技服务,为运动训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将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民健身领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重视科学健身的意识会愈发强烈。在未来的五年,如何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好机遇,掀起一场全民健身的热潮,强化科学健身意识,让大众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不断提高国民体质监测评价与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全民健身的科技进步将是体育科技工作的又一重点。为此,我国体育科技工作必须在对以往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措施认真地研究,进行总体规划,这不但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十一五”发展的要求,因此,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目标及实现措施进行研究非常必要。
历史告诉我们,先进文化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始终是指导体育科技工作发展的方向与动力源。该研究将紧紧围绕促进体育科技结构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科技成果转化显著,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对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参赛实力等现实问题展开研究,为我国体育事业“十一五”体育科技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本研究将从未来发展对体育科技的需求、体育科技发展目标的定位和保障体育科技目标实现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证。
本研究充分利用各类期刊数据库资源检索到与体育科技发展直接相关的研究112篇。同时,参阅了大量相关文件和报告材料。
研究随机选取了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辽宁省,以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体育教师等(主要包括体育系统、教育系统)为主要面访调查对象,以座谈会的形式围绕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在广州、武汉两地举行的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针对体育科技规划的编制问题广泛地听取专家的意见。
我们知道,21世纪将是世界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是生产力智能化的世纪,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时代特征。
“先导”意味着“带动”“启动”。体育科技的先导作用就是对体育发展的整体带动,它意味着体育发展的“转轨”和“转型”,具体来讲,体育的发展要由依靠物质和劳动的消耗转移到知识和智力的投入,要由粗放、松散方式转移到集约化的方式上来。研究发现,科技对体育发展起先导和保障作用的标志有:
第五,国际间的体育合作研究项目大大增加,研究成果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具有在国内以及国际上有影响的体育科技研发机构。
第一,体育科技的发展,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持。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是联为一体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又是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先导因素。
第一,要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体育科技工作放到建设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上来,要努力提高科技实力、科技水平,不断夺取体育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要积极参与国际体育科技交流,不断扩大国际科技交往的渠道,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体育科技交流的重要地区之一,并在国际体育科技交流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竞争力,要占据应有的地位。
第三,抓住2008年北京科技奥运会的大好机遇,全面建设科技先导型体育强国。在科技层次上,要结合我国体育科技的基础,采用自我创新和引进相结合。在科技投向上,要面向奥运主战场,同时要兼顾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科技发展。
第四,要加大体育科技体制改革,营造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倡导竞争与协作的合作关系,施行效率优先、鼓励拔尖的奖励办法,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管理模式,优化人、财、物等科技资源的配置。
调查发现,1999年体育局系统省市级的体育科研所、研究中心共计35个,省市级以下的47个。从科研人员数量和职称、学历构成来看,以体育系统35个省市级体育科研机构为例,1999年科研机构人员总量为1270人,其中,科研人员1045人(高级职称的366人,中级职称的435人,初级职称的244人),管理人员134人,科研辅助人员50人,后勤人员7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硕士学位的105人,学士学位的380人,的227人,专科以下的116人。2000年,科研人员总量1240人,其中,科研人员1053人(高级职称的371人,中级职称的440人,初级职称的242人),管理人员132人,科研辅助人员51人,后勤人员7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硕士学位的108人,学士学位的388人,的221人,专科以下的109人。2002年,科研人员总量到了1361人,其中,科研人员1157人(高级职称的429人,中级职称的480人,初级职称的248人),管理人员154人,科研辅助人员49人,后勤人员7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6人,硕士学位的235人,学士学位的440人,的267人,专科以下的145人。2004年,科研人员总量增加到1481人,其中,科研人员1219人(高级职称的482人,中级职称的470人,初级职称的267人),管理人员158人,科研辅助人员54人,后勤人员6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0人,硕士学位的265人,学士学位的586人,的284人,专科以下的137人。
从体育科技投入及立项情况来看,1999年科研专项经费和科技服务费合计1657.3万元,仪器器材费1143.54万元,外加事业费等投入,年度合计5388.08万元,立项175项。2000年科研专项经费和科技服务费合计2794.2万元,仪器器材费948.27万元,外加事业费等投入,年度合计6578.37万元,立项125项。2002年科研专项费和科技服务费合计3169.15万元,仪器器材费3040万元,外加事业费等投入,年度合计10095.92万元,立项163项。2004年科研专项费和科技服务费合计5200.98元,仪器器材费2057.13万元,外加事业费等投入,年度合计11420.22万元,立项116项。
通过以上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自1999―2004年的6年当中,体育系统35年省市级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数量逐年上升,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明显提高,科研专项经费和科技服务费成倍增长。另外,体育科研机构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引导体育科技工作面向体育运动实践第一线,较好地解决了科研、训练“两张皮”的矛盾,使科技工作与全民健身、运动训练紧密结合,加大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明显提升了体育科技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贡献率。
虽然,我国体育科技实力已有明显增强,但面对未来发展,体育科技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认为,今后体育科技工作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整合中央和地方、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的力量投身到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当中;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基因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使高新科技向体育领域渗透;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拓宽研究渠道,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通过参与国际性合作项目,培养国际性体育科技优秀人才。
目前,我国体育科技服务,仍存在范围小、功能单一、多学科综合服务能力差的不足。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与管理体制、资金投入、人才、服务方法与手段,教练员、运动员与科技人员对待科技服务的认知态度与合作诚意,以及专业人员的科技素质等因素有关。
第一,体育科技服务运转缓慢,效率低下。目前,多数体育科研院所的运行,依然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技服务队的组成、人员配备具有行政指令的痕迹,课题立项脱离实际,运动队的实际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
第二,体育科技服务走形式。体育管理部门缺乏对运动队需求的深入了解,通过行政命令将体育科技人员与运动队组合在一起,形式上是“科训一体化”,实际上,或是服务内容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偏差;或是运动队根本就不需要服务;或是科技人员测试后,仅以发表论文为目的,这种形式上的科技服务不仅难以满足运动队的需要,而且会造成大量的人、财、物的浪费。
第三,教练员科技素质水平不高。调查发现,目前有的教练员依然是以经验为主导在进行训练,他们对科学训练的认识还不完善,对体育科技服务存在某些偏见,把科技服务置于运动训练的从属地位。相反,还有的教练员对科技服务抱有急功近利的心理,他们期望科技服务能迅速解决训练中的问题,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运动成绩。
第四,体育科技服务领域缺乏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体育科技人员的最大问题就是知识结构单一,不了解运动项目特征和训练的基本规律,处于难以胜任体育科技服务工作的尴尬境地。
国家体育总局在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3个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一是长期工作在国家队训练一线名科技和医务人员,全方位、有系统的开展科技服务工作,解决了备战过程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二是体育总局组织了约100名国内知名专家,实施医疗、营养、心理和训练四个领域的科技服务计划,开展巡诊会诊、专题研究、现场指导、咨询讲座等服务;三是由近30位不同学科学术带头人组成的备战奥运科技专家组,负责为体育总局有关职能部门和各项目管理中心提供专业咨询,为各科研单位和在一线工作的科技、医务人员提供专业指导。从2002年开始,体育总局还先后以水上、田径和游泳管理中心为试点,对国家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经验,促进了“119项目”科学训练水平的提高。研究发现,体育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应包括四个方面。
网络化是全方位、多功能、高水平提供科技服务的基础,形成网络就是要避免科技服务中的断线、断档、断奶现象,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体育科技服务网络。
科技服务手段现代化是开展科技有效服务的条件,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智能化。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体育科技服务已不再是靠一间资料室和科技人员的单一技能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求从劳动密集型服务迅速转变为知识密集型、高度智能化、信息化的服务,这种服务需要配备强有力的服务手段,充分利用高科技特别是数字通讯、网络、信息快速处理等现代化手段为运动队提供快速、高效、优质的服务。
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体育科技服务的规模效应。目前,我国体育科技服务的规模还很有限,据统计,全国参与奥运攻关和科技服务的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体育系统的35个科研机构和部分体育院校,这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科技人员的知识构成来看,都无法满足竞技体育发展对科技服务日益增长的综合性需要。为此,就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的科技优势,形成综合性、多功能、高水平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以满足全民健身、运动训练、产业发展等领域不同层次的需求。
体育科技服务要面向科技健身的大市场、运动训练主战场和体育产业新经济增长点,体育科技服务必须要遵循体育发展的本质规律,按照服务第一的原则,紧密结合全民健身、运动训练、产业发展的需求,主动进入市场,强化服务观念。
科技服务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体育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标准的提高,体育科技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因此,体育科技工作必须要紧跟世界竞技运动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思路,迅速从以往科研、训练“两张皮”的状况中解脱出来,形成市场取向,加强与运动实践第一线的沟通与交流,寻找科技与全民健身、运动训练、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最佳结合点。
如今,知识型人才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流人群,面对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较量的核心是人才,作为服务于运动训练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必须要成为懂训练、会管理、善于服务的科技型人才。作为科技服务团队,必须成为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综合性人才队伍。
体育科技服务一定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征和运动队的实际需求,确定自己的服务思路和服务内容。在服务中,要大胆创新、探索、引导和促进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形成科技服务的“拳头”产品。做到在服务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促进服务,拓展领域,形成具有特色的服务优势。
我国体育科技服务起步较晚,在更新观念、机制转变、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此,更需要一个良好环境和政策的支持。
研究表明,要实现体育科技成果向运动实践的转化,首先需要行政管理部门给予极大的政策支持,并根据体育运动实践的现实需要,提出各种研究计划和课题指南,资助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研究项目,同时,在体育运动实践和科学研究之间搭起桥梁,构建科技和体育运动实践一体化运行的转化机制,促进转化效率的提高。其次,充分调动体育科技人员的能动性,挖掘体育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的关键。第三,运动实践要为科学研究提供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近年来,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针对性开展科研攻关,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现有体制问题,科研、训练“两张皮”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不能及时提供给科技人员,科技人员的研究还不能真正做到面向运动训练实践,从而导致了科研与运动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第四,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要有足够财力的保障。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国家体育总局通过政策引导、工作推动、制度保障等措施,广泛动员、组织各方面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据统计,在国家队工作的300多名科技人员和医务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各省市体育局bsports必一体育、解放军系统和社会科研医疗单位;参加备战奥运会四项科技服务计划的106名专家,有58位来自体育总局系统以外;4年来组织实施的147项科研攻关课题中,有地方体育系统、非体育系统专家参与完成的占43.5%。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备战雅典奥运会的科技工作进一步得到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由科技部牵头,九部委共同组织实施了《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几年来共有14项课题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及科技基础性项目计划。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五年当中,国家体育总局应继续为此做出努力,整合中央和地方、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的科技力量,通过发挥各自的科研优势,围绕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形成若干支特色鲜明、人员精干、高效协调,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科技服务队伍。把分散于各省市的、松散式管理的科研力量,集中起来形成举国科研的优势,以实现1+1>2的效果。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建立有利于调动中央与地方、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积极性的长效机制,主动联合和动员多学科专家参与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形成集团优势。
随着科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1世纪科技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体育科技人才作为体育科学技术的核心载体、先进生产力的承担者和开拓者,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证明,谁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体育科技人才,谁就能掌握世界体育发展的主动权,占领竞争的制高点。
尽管我国体育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和研究、开发能力,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实际要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研究认为,作为一名教练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较高的智能与智慧、精深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经验、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应变能力,要具备高层次的创新能力、观察力、创新设计能力、预见力和获得与分析情报信息的能力。我国著名体育学者过家兴教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需要,对教练员素质提出过6方面的要求: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教育学和方法学技能、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觉悟。同时,还有学者采用模糊数学多层次综合评判的模型,对教练员工作业绩作出了更为科学的定量化评定,认为对教练员的评价应从素质、知识水平、训练能力、工作业绩四个方面共16项指标进行。我们认为,教练员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懂专项技术,还应该懂、懂心理、懂法律,要具有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急剧增长的能力,同时,要有宽厚的科学知识基础、较高的专业水准、较强的创造能力和预见能力,具有根据训练或比赛的环境条件做出正确决策,迅速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科学的决策与管理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要确保体育运动中决策的科学化,必须需要现代决策技术的保障。特别是要针对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领域建立若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如在国家队层面建立教练员和运动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各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都能通过各自权限向数据库上传信息,上传的信息可以被行政管理部门、项目管理中心、国家队共享。建立教练员和运动员档案库,决策与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查阅和了解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情况,并通过网上直播功能随时了解运动员的训练,实施对训练过程的有效管理和监控。科研人员可以把对运动员的测试数据和运动员训练中的状态变化情况输入运动员档案,随时为教练员的训练提供参考,教练员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查阅专业资料用以指导训练。
总之,实现领导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必须要借助于现代化的决策与管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体育决策与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各级体育部门的领导、管理人员都要重视和加强体育决策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具备吸收、消化和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的能力。
近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对所属训练基地、国家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投资约为1.4亿元,为各训练基地和国家队配备了医疗康复、科研测试、力量训练等方面的器材设备,建设了训练监控、运动心理、运动医学、运动营养、体育信息以及体能训练和疲劳恢复6个重点实验室,科学训练和科学研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对世界各大体育强国建设训练基地的研究,我们认为,今后我国重点训练基地建设和改造应向综合性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应注重教练员培训和为运动员提供生理、生化、生物力学、训练学、心理、营养、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服务功能建设。为此要努力改善国家队重点训练基地、科研机构的科研条件,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改善地方科研机构的基础条件,突出重点、形成服务特色。选择科研水平较高、实验条件较好的地方体育科研单位,纳入总局“十一五”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并通过建立优秀运动员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把训练基地真正建设成“科训一体化”,面向运动训练主战场,为运动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基地。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应用性研究相对于基础研究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应用研究能够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不需要基础研究。纵观我国的近代发展史,由于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当匮乏。据调查,目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所占的比例较大,科技工作主要集中在应用开发性研究,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相对不足,仅占总数18.58%,因此,加强基础性研究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立项的约90%的课题都属于应用性研究,这些课题主要是针对竞技体育领域、群体体育领域、体育产业领域及反兴奋剂等领域,以解决体育发展中的体制转变、专项技术、训练方法、检测手段、心理控制等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基础性研究中,我们应当首先要加强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性研究属于基础研究的范畴,它是链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重要环节。应用基础性研究所寻求的是为开发新技术而进行的应用研究所必需的科学知识,它更直接地为应用研究提供基础。由于应用基础性研究的根本推动力在于市场的需求,因此,在以市场需求为主要特征的体育科学研究中,应用基础性研究必须要重视。
我们认为,在群众体育领域,应围绕增强国民体质,以解决带有方向性、普遍性、关键性的技术和理论问题研究为主要方向,特别是要注重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科技健身方法的研究。
在竞技体育领域,应围绕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训练科学化理论与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训练监控和机能评定、体育恢复与营养补充、运动心理、运动创作与医务监督、中医药防治运动性疲劳及伤病、反兴奋剂、信息研究与服务和竞技体育综合管理等方向上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在运动员科学选材方向,应针对遗传基因与运动员选材、奥运优势项目与亚优势项目生物学选材指标的开发与应用、奥运优势项目与亚优势项目心理学选材指标的开发与应用、奥运优势项目与亚优势项目科学选材指标体系及评价系统等问题进行研究;在运动训练科学化理论与方法方面,应围绕高原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赛前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身体(体能)训练、赛前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展开研究;在优秀运动员训练监控和机能评定方向,应围绕优秀运动员科学训练监控系统、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生化检测与评定系统、运动性低睾酮的发生及检测、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及检测等问题展开研究;在体能恢复与营养补充方面,需要在奥运重点项目运动员膳食营养素平均需要量及推荐摄入量制定、营养生化新技术的开发、体能项目运动员疲劳诊断与恢复综合指导系统的研究与建立、国家队膳食营养支持系统的建立和营养师的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运动心理方面,应加强运动员临场比赛前焦虑监测和心理调节与干预、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要素与心理训练、运动员基本心理技能拓展训练、不同运动项群运动员常用心理诊断指标和评价方法等重点内容的研究;在运动创伤与医务监督方面,应加强医疗工作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子系统、训练、比赛医疗服务保障子系统、医疗信息收集和处理子系统等内容的研究;在中医药防治运动性疲劳及伤病方面,应围绕完善中医运动性疲劳的系统和标准、利用高新技术提取中药的方法和剂型改革、便于运动队使用的运动创伤治疗药物和器材的研制等问题进行研究;在反兴奋剂方面,应围绕常用食品中兴奋剂检测手段及可靠性、肽类兴奋剂检测方法及可靠性、国际新出现的兴奋剂制品检测方法及可靠性、中国反兴奋剂系统质量体系等问题展开研究;在信息研究与服务方面,应围绕2008年奥运会信息研究与服务、重点运动项目声像信息研究与服务、竞技体育信息数据库系统等内容展开研究;在竞技体育综合管理方面,重点研究内容涉及2008奥运会运动竞赛组织管理标准化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北京奥运会比赛过程中对不同群体的人文关怀、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参赛目标及备战策略、备战北京奥运会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培养和管理高水平运动员体制及运行机制等。
(一)发挥体育科技对体育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使体育的发展由依靠物质和劳动的消耗转移到依靠知识和智力的投入,由粗放、松散的方式转移到集约化的方式上来;体育科技工作要面向运动训练主战场,努力提高解决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关键性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和实践训练、科研、医疗服务一体化的体育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紧紧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过于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起来形成集团优势;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努力拓宽研究渠道,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参与国际性合作项目,努力提高我国体育科技实力。
(三)我国体育科技服务工作存在服务范围小、功能单一、多学科综合服务能力差的不足,要提高我国体育科技服务质量必须要构建完善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面向运动训练的主战场,形成体育科技服务的规模效应;体育科技人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服务特色,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有利于体育科技服务的环境和支撑条件。
(四)我国体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学术带头人少,学历、职称比例不合理,科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科技人才应坚持多渠道、多层面的培养原则,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调动体育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用好科技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养中青年优秀体育科技人才,吸引出国留学人才回国效力;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国际间体育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适合体育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五)目前,我国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还很低,要提高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就必须处理好体育运动实践、体育科技和体育行政管理三个转化主体的关系,形成体育管理部门的推动力、体育科技创新驱动力和体育运动实践需求引力三力合一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六)训练基地建设要向综合性和多功能方向发展,要改善国家队重点训练基地、科研机构的科研条件,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改善地方科研机构的基础条件,突出重点、形成服务特色。重视信息技术在运动员管理,信息收集、交换及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健全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
(七)加强应用性研究,重视应用基础性研究,加大竞技体育领域重点项目的攻关力度,提高国民体质监测水平,加强科学健身办法的研究,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高运动装备的科技含量,提升科技贡献率。
(八)领导的决策与管理要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重视和加强决策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具有吸收、消化和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的能力。
[ 1 ]陈俊钦,黄汉升,等.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中国体育科技,2005(1)
[ 5 ]田文秀,冯连世.体育科技创新与竞技体育训练水平的关系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
[10]韩丁.未来八年我国体育科技、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
[15]盛建国,许世岩.榆中与多巴、海埂高原训练基地的比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
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指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和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前者直接关系到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后者更是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关乎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关乎社会对竞技体育的认同和支持,因此bsports必一体育,制定体育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应该立足于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需要来确定体育教育事业的目标。
教练员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关键人才,完成2008年奥运会任务,更需要一大批高水平教练员。在教练员培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提高培训质量,建立教练员终身教育体系成为了当前教练员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一个常见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对竞技体育性质“本原”的认识,关乎竞技体育可否持续发展的大事,也与专业运动员能否全面发展、形成全社会对竞技体育强力支持的良性循环有着直接的关系。现行的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已显露出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目前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重新审视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现问题,落实措施,尽快改革,就显得愈发重要。
本研究充分利用各类期刊数据库资源,包括中外文体育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科技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等,以教练员岗位培训、运动员教育、运动员文化素质、运动员就业等关键词,检索到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103篇。
2004年4月5―26日,研究人员分别对上海、浙江和江苏进行了调查访问,面访了三地分管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副局长、体育学院分管院长、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院长,竞技体育处、训练处、科教处处长和岗位培训的工作人员,与各级教练员约80人进行了座谈。
2003年5―9月,研究人员分别对上海、北京等地进行了调查访谈,就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问题面访了两地体育局主管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有关领导、工作人员,两地部分区县体育局分管少体校、体校的领导,部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试办二三线运动队中学、小学的领导。
本研究主要就教练员岗位培训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1分,回收81分,回收率100%。
教练员教育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建立教练员终身教育体系。
以江浙沪为例,调查发现,江浙沪三地体育局多年来共拨出培训经费352.9万元,培训了各级教练员2239人次,共举办81期初、中级培训班(上海市初级班由各区县体育局举办,未作统计)。参加教练员岗位培训的讲师团基本都由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组成。江浙沪三地参加培训的教练员主要涉及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举重、武术、体操、游泳、击剑、射击、散手、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皮划艇、赛艇、艺术体操。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全脱产和半脱产。教练员岗位培训经过十年的实践,已取得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发扬创新精神,进一步探索。
第四,以知识本位的教学内容、课堂理论教学偏多,提高教练员实际指导训练能力、指挥比赛能力、管理队伍能力、科学仪器操作能力和训练指标分析能力等教学方式方法过少。
第五,考核不能全面反映教练员的学习成果,以书面考核为主,考核教练员指导训练能力、指挥比赛能力、管理队伍能力等有效的方法尚缺。
第一,领导重视,经费到位,国家和地方设立体育人才专项资金,建立国家引导、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第二,将以岗位培训为特征的教练员继续教育纳入现行人事管理体制,完善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体育人才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
第三,进一步强调“以提高教练员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培训指导思想,积极贯彻并深入落实《关于深化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改革,探索建立“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意见》文件精神。
第四,进一步落实“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以提高教练员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重新修订教学大纲,不断完善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方式方法。
第五,立足本地兼顾近邻地区,建立一支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热心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的相对稳定的专业讲师队伍。
第七,建议在设有运动训练专业的体育院系和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中选择若干单位进行试点,规定运动训练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读若干与教练员岗位相关的课程并经考核合格即可获得“教练员资格证”,今后不再举行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
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任务在于完善现有的专业运动员学习体系,依托学校教育,保证运动员接受全面的系统的规范的文化知识教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近期目标是为专业运动员建立文化学习信息平台,制定灵活的学习计划,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长期目标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bsports必一体育,逐步走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学校化、社会化。
研究发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确实需要改革目前存在的封闭模式,体育系统要努力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积极尝试与教育系统的结合,巩固和提高体育基础教育,积极发展体育高等教育,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和民间教育,加大体育教育改革力度,夯实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为此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树立“大人才观”,调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现代体育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必须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念。
第二,充分利用现行的运动员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相适应的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完善以运动技术学院、运动学校为主的专业运动员教育体系,确保运动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利用社会和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间教育,满足广大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需要。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的优势,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方针,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实施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更多的体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第三,进一步探索“体教结合”模式,建立以学校为特征的“新一条龙”体制,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体教结合”是素质教育思想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的实践,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的具体落实。
第五,建立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要强化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确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应有地位,确保文化教育的必需时间。
第七,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各运动技术学校、体育学校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为运动员再就业创造条件。
运动员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它受社会、经济、科学选材、训练和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保障和分配流向直接影响到专业运动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建立和完善专业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专业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和不确定性特点,相应地就必须建立起与其职业特征相符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加强对退役运动员就业的支持和指导,鼓励、引导其通过市场自主择业。随着体育的市场化,退役运动员已经开始走向市场,政府以及体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就业渠道,让运动员自己走出去,鼓励他们自主择业。
(一)大力加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体育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加快构建体育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领导重视,经费到位,拓宽培训经费投入渠道,改善培训条件,国家和地方设立体育人才专项资金,建立国家引导、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将以岗位培训为特征的教练员继续教育纳入现行人事管理体制,完善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体育人才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加强体育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建设。
(二)在保留现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树立“大人才观”,调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加快推进“体教结合”,建立以学校为特征的“新一条龙”体制,努力构建与社会相适应的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利用社会和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间教育,满足广大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需要;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的优势,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方针,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实施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更多的体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强化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确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应有地位,确保文化教育的必需时间;加大对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三)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各项配套和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专业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荐专业运动员上大学,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在培养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上的优势;积极为运动员创造条件,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运动员自主择业。
[ 3 ]史康成. 新形势下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1)
[ 4 ]左玉. 总结创新 实现“四化”科教司专题研究教练员岗位培训.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2)
[ 5 ]吴东方,等.试论我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
[ 6 ]戴金彪,等.远程教育推进羽毛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践与思考.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3)
[ 8 ]谈皖宁.举国体制下专业运动员文化素质资本获得困境与出路.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
[11]李杰凯.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实问题及改革的建议.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
[15]李红艳,黄善球.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21~27页
[16]郭经宙,倪湘宏,张志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18~20页
[17]江俊世,刘霞.试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山东体育科技,2003(3):64~65页
[18]刘庆山,周洪珍,吴燕波,等.广东等六省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状况的比较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16页
[19]杜大勇,孙鹏,李跃海.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趋势.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14页
[20]张文普.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6):28~31页